云南省保山市作为全省四个连片特困地区中的滇西边境山区,辖区5个县有4个为贫困县。为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该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以人社行业扶贫确定的18项“清零行动”和13项“挂牌督战”内容为抓手,切实抓好就业、技能、社保扶贫,密织群众脱贫致富网。(2020年6月12日 中国组织人事报)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以往大水漫灌粗放式的“输血式”扶贫虽能解决一些贫困户眼前的生产生活困难,但是只能解决燃眉之急,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穷病”,斩断“穷根”。显然,这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脱贫方式,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致贫的问题,疏通脱贫致富的障碍,就需要“输血”与“造血”并重,共享扶贫的成效,才能够画出脱贫攻坚的最大同心圆,增强脱贫攻坚的动力,提振贫困群众的精气神,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让他们脱贫致富的梦想变成现实。
就业扶贫让贫困群众底气足。贫困群众贫困的直接表现就是他们的“钱袋子”空空如也,而要摆脱贫困,就是要让他们的“钱袋子”鼓起来。只要就业稳,收入就能增,脱贫就更有底气。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充分运用“云保互联网+公共就业”平台,采用市、县、乡、村、企业、个人六级网格布点,通过互联网整合各项就业信息、开设业务办理窗口、动态更新就业数据、自动匹配服务对象需求,实现公共就业服务网格化布点、网络化管理目标,引领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就业稳定了,收入才能稳定,贫苦群众的底气才会更足,让他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自然也干劲十足。
技能扶贫让贫困群众信心足。人穷不能志短,最好的扶志是以智扶志。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贫困群众常常以手无“长处”而苦恼,让他们没有摆脱贫困的信心,显然,要解决他们的信心不足,就需要让他们能够有“一技之长”。着眼于“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人”目标,以培训内容精准化、培训对象精准化、培训质量精准化等“三个精准”强推技能扶贫。能够以更精准的方式去培训每一个人,才能够让他们的学习效果更好,在通过技能摆脱贫困的成效上更好。
社保扶贫让贫困群众后劲足。对于老年人而言,他们的劳动力不足,要摆脱贫困很难,要实现这部分人的贫困群众脱贫,需要加强社保扶贫的力度,通过兜底保障的方式,增强脱贫的后劲。全市应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保率为100%;全市应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享受待遇率为100%;市、县两级财政今年预计为三类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100%实现财政代缴。通过三个“三个100%”,确保应保尽保,主动解决贫困的难题,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脱贫攻坚的工作。
扶贫扶到根上、扶到点上,脱贫摘帽的工作才能有效推动。贫困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精气神更佳了,人心才能更聚集。让贫困群众有脱贫致富的能力,才能够通过勤劳的双手去增加收入,改变生活,脱贫解困。(彭华芳)
新闻源:http://www.zuzhirenshi.com/dianzibao/2020-06-12/4/53cf034a-cd94-45f2-9b14-93ef83fdb2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