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说:生意人、商人和企业家是不同的群体,生意人以赚钱为目的;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企业家,是要承担社会责任的。正如马云所言企业家的格局不在于自身利益,而更多的是造福于人类的社会使命感。利金站,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在农民进城务工的大潮中反其道而行,扎根农村,在家乡的土地上发现商机,把田间地头当作自己的工厂,将食用菌种植产业在全国推广开来。正所谓“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利金站的创业历程不仅是一部农民追逐梦想,成就自我的励志传记,更是一部无私奉献的企业家带领家乡群众艰苦奋斗,走向小康生活的奋斗史。
1986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务工经商,因此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形成了农民进城务工大潮。1993年,利金站也跟随家乡的父老乡亲来到江阴华西村,在江西华阴村的这段打工经历使利金站提高了收入,也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自己的思维。随着思想不断的提升,利金站逐渐萌生了创业的想法,随后他回到家乡,开启了自己追逐梦想的旅程。当时,信息尚不发达的年代,创业对于一个没有经验的农民来说无异于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在回到家乡以后,利金站也多次尝试不同行业,经历过多次失败的他最终锁定食用菌种植行业。此时的国民已经逐渐的富裕起来,对于食物的要求也从最初的吃饱逐渐向吃好过渡,对于餐桌上的菜肴更倾向于多样化。因此利金站深感食用菌是一个非常顺应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在经过系统的培训后,利金站正式进军食用菌种植领域。
专注专业加创新,越挫越勇重实干
1994年在食用菌学习班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利金站准备小试牛刀,然而却出师不利,第一批种植的5000斤原料污染率竟然高达60%以上,也就是说第一次种植以失败告终。这对于一个满怀信心创业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当时农民创业本就缺乏资金和各项资源,这次的失败让利金站的创业之路更是举步维艰,是继续坚持,还是及时抽身离开?这对于一个初尝创业艰险的年轻人来说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去抉择的。
利金站坚信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一向不服输的利金站认定了这一目标,就坚决执行到底。因此他认真分析原料污染的原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原料之所以被污染是因为灭菌不彻底和接菌种的空间不洁净,通过这次的失败,他总结出自己的专业水平还是不够,因此他又多次在河北保定食用菌学习班、河南星火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省生物科学院、中国林科院真菌研究室等多家食、药用菌科研机构学习深造。在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之后,利金站获得了国家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菌类园艺工高级技能、菌类园艺工技师等证书,通过更加扎实的理论学习归来,利金站吸取上次失败的经验,更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他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菌类种植实践,从当地气候到土壤再到水质,利金站都进行一一考察和分析。一个团队的带头人,一个企业的领导,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指点江山,而是每天游走在田间地头,风吹日晒,与普通的农户毫无区别,每天面对着培育中的菌种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一次又一次的总结各项生长指标和影响因素。栽培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都是利金站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得出的最佳方案,在实践的过程中自然是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然而目标明确的他越挫越勇,埋头苦干,成功的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食用菌种植最佳方案。
在培育技术成熟以后,利金站于2002年创办了金隆菇业种植基地,大力推广和拓展食用菌种植。除了传统菌类的种植方法以外,利金站也十分注重创新,在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过程中,利金站也发现单一原材料种植产量偏低,多种原材料搭配更有利于提高产量,于是,他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尝试着利用农作物秸秆儿作为原料,在林下露天种植大球盖菇。河南一直都是农业大省,每年大量的农作物丰收以后,农作物秸秆儿的处理都是农民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大量秸秆儿留在田地里会妨碍下一季农作物的生长,而随意丢弃则会造成环境污染。通过多年对食用菌种植材料的研究,利金站此举既解决了农民秸秆处理难题,又为食用菌培养提供了更优质的材料,真可谓是变废为宝,造福一方乡里。由于利金站对食用菌种植行业的巨大影响,2013年利金站被评为“虞城县十大能手"。2015年元月,他被聘为中国食用菌商务网专家顾问团专家组成员,同年又被被河南电视台评为“服务三农先进示范合作社”先进个人。
精益求精匠人心,造福家乡共创收
2010年9月,利金站在河南省推广林下露天种植大球盖菇已达400余亩,在自己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利金站并没有太多的去考虑个人利益,他内心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做良心产品,做让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的产品。除了对产品质量的坚守以外,利金站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始终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农民特有的淳朴使得他为家乡的经济发展一直忧心不已,在自己的企业初具规模的同时,他始终希望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2013年元月,利金站成立了虞城县金隆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号召当地农户加入自己的食用菌种植事业中来,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为家乡留守的妇女老人提供工作机会,在此后更是实施了金隆菇业N+1的扶贫模式,将自己辛苦培育好的菌子免费提供给当地农户,为贫困人口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真正做到“授人以渔”,让当地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如今他已引导238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800多个,更是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当地农户的食用菌,虽然压缩了自己的利润空间,但是利金站始终坚持让利给当地农户,让更多食用菌种植者富裕起来,他的这一扶贫模式为无数农村家庭带来了新的经济收入,为无数贫困人口解决了家庭经济负担。培养菌种不易,免费发放菌种更是花费高额的费用,但是利金站丝毫不在意这些,因为只注重盈利的人只是一个普通的生意人,而真正的企业家是有着社会责任与担当的,相比于金钱收入,利金站的内心更注重的是家乡的发展,是父老乡亲共同致富的伟大目标,在看到家乡父老在自己的带领之下逐渐迈向小康生活,他内心获得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是金钱无法相提并论的。鉴于利金站对当地经济的巨大贡献,在2016年4月,政府授予金隆菇业“脱贫攻坚爱心企业”称号,在2017年被利金站更是被推选为“商丘市第五届人大代表”。
利金站在带动家乡人民脱贫致富的这些年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农业的机械化似乎已是大势所趋,高效便捷的机械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成本的降低也就意味着利润空间有所上升。利金站引进的新设备在调试阶段就显现出了其优势,一台机械只需要两个人操作,却能达到十三个人的工作效率,在看到机械化如此高效率的表现,老员工们纷纷忍不住赞叹,但同时不免忧虑不已,因此老员工派出代表向利金站吐露心声,多年来这份工作给予了自己经济收入以及自身价值感,他们宁愿降低工资也不愿离开这份承载了自己多年记忆的工作岗位。利金站听到员工们的表述之后,深感震撼和感动,为了保障员工们的利益,他当即便决定取消使用机械取代人工作业的决策,斥巨资引进的新设备只在人工忙不过来时才启动使用,并向工人们承诺如果能够达到机械同样的工作效率愿意提供更高的薪资。虽然这样做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利润空间,但是利金站毫不在乎,因为在他看来,作为人大代表,自己肩负着责任和重担,为当地百姓谋发展就是自己的分内之事,所以利金站在人大会议期间更是多次为家乡发展献言献策。
还有一个让利金站印象深刻的事情,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食用菌种植基地当着利金站的面训斥在这里打工的母亲“不让你打工你非得来,你挣这几个钱,到时候把命都搭进去。”年轻人的言下之意似乎是利金站剥削老人的劳动力,并且说自己外出务工的收入足以提供给母亲经济需求,不需要母亲这般劳累。自己不计个人利益,大力补助员工却还被其家属误解,利金站虽心痛不已却并未作出解释,而是以老人家庭和睦为出发点,耐心劝解老人回家。但是令利金站惊讶的是在这位老员工的儿子外出务工以后,她又悄悄的返回利金站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上班,当问及原因,这位老员工的回答使得利金站一度热泪盈眶,她回答说“习惯了,我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工作,能够找到年轻的时候在生产队工作的感觉,在这里干活是很开心的。”后来这位老妇人的儿子再度找到利金站谈论关于母亲工作的事情,态度与之前截然不同,并表示道歉。他向利金站讲述了母亲将她打工积攒的工资以及自己给母亲的钱统统积攒起来存成存折交给自己,此时才恍然大悟,知道是自己误解了母亲,误解了利金站。利金站也明白了,因为这些老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没用了,就会成为孩子的负担。但当他们能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来创造价值获得工资的时候,他们是非常骄傲和有成就感的,他们觉得自己还能为儿女再做些事情,还给儿女带来帮助,他们只想能拿到工资攒起来交给孩子们。说到这种母慈子孝的淳朴之情时令利金站再度感动落泪,一时哽咽不止。是的,父母的爱和年纪无关。所以每次这些留守老人在拿到工资的时候就像小学生拿到奖状一样开心,用利金站的话就是:特别开心!在看到这些老人在自己的企业里那么用心工作,利金站暗下决心,一定要将自己的企业做的更大,让更多的人能够在家乡找到发展空间。在此利金站也呼吁大家关注留守农村老人精神上的脱贫,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务工或创业。如今很多的年轻人在外务工,家乡留守的多是妇女老人,在农村并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因此很多的留守妇女和老人都十分的孤独,常年依靠家中主要劳力外出务工来维持家庭经济也使得留守老人和妇女缺乏社会存在感和成就感。家乡留守民众对于自身价值的认知也是利金站为之自豪的一部分,这也正是利金站的创业精神以及心系家乡的情感的结果,一个人真正的从思想上肯定自己才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
高瞻远瞩多元化,无私奉献勇分享
近些年来很多人都在自己原有的专业基础上学习其他的附加技能,社会需要综合性人才,其实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多元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有着敏锐的商业眼光的利金站在主要从事大球盖菇的种植事业的同时,也在拓展大型灵芝盆景活体嫁接技术、工艺灵芝盆景制作技术、大球盖菇菌中液体制作与应用技术等新型产业技术的得开发和应用,大型灵芝盆景活体嫁接技术、工艺灵艺盆景制作技术、大球盖菇菌种液体制作与应用技术在此之前可谓是史无前例,因此在2015年这三项新型技术也获得了独家专利。
很多企业都将自己的产品生产技术视为商业机密。而利金站却一反常态,十分的愿意将自己多年来总结出来的食用菌种植技术与同行业从业者分享,他在当地召开各类技术培训班、现场会等,免费为有需求的人发放技术资料,并将不同时节种植食用菌的风险以及注意事项,怎样进行原材料的科学配比,在菌种的选择与运输环节的注意事项以及大规模种植时防虫防菌等方法全部总结成书面文字,无偿的传授给想要学习食用菌种植的创业者。利金站在食用菌领域做出的贡献和无私的分享,令他在2018年被评选为中国乡村食用菌专家,2019年被河南省食用菌协会评为食用菌行业优秀人才。作为一个创业的过来人,利金站对于创业的年轻人们也有着自己独到的建议,在他看来,无论做什么事情,理论固然重要,实践更是重中之重,从事一个行业之前,要从最基本的做起,凡事亲力亲为,充分的掌握这一行业的核心技术,才能够有足够的力量面对日后的行业竞争。
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年拼搏努力,流金岁月见证了利金站从一个进城务工的普通青年到如今食用菌行业的专家的过程,三十年如一日,利金站在食用菌行业的苦心钻研,利金站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太多的艰辛与磨难,同时也收获了巨大的成功。三十年足以改变太多东西,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利金站创业的初心,未来的路尚有太多的不确定,利金站志比精金,心如坚石,仍然无私无畏的带领家乡群众向着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走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